一、教师课前仔细分析学生答题情况,广泛收集试卷信息
1.教师对试卷要进行统计。统计班级总体的情况:最高分、最低分、及格率、优秀率、低分率等;统计学生的个体情况:统计学生出错情况,统计学生的进退变化等;统计试卷题目情况:每个题目的得分率,每个知识模块的得分率等。
2.教师要对试卷做出分析比较。分析即教师根据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,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,如粗心大意、审题错误、思路不清、知识漏洞、解题不规范、难题放弃等。比较可以是学生的纵向比较,发现学生的进步或问题,比较可以是班级之间的横向比较,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不足,比较也可以是不同题型得分情况的比较,更好的指导今后教学。
3.试卷讲解前,订正答案,留有学生自我改正试卷的时间,在学生改正试卷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学情。
二、试卷处理主次分明,评重讲难,适度拓展外延
1.讲评内容:出错率较高的题目;具有典型性的题目;多次犯错的题目;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;平时的“教学盲区”。
2.讲评过程:讲错例、讲思路、讲方法、将规律、讲变化。
3.对应性的训练:针对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课上设计变式训练,课后设计巩固性训练。
4.充分重视学生试卷资源的应用,利用好多媒体展示学生试卷。
三、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,改进今后的教学。
高一、高二年级讲评课反馈
各备课组长、各执教教师:讲评课较适合“1121”课改要求,现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有关情况反馈如下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打磨高三复习课,重点突破高一高二新授课。
1.课前对试卷了解充分。数据反馈充分利用多媒体,图文并茂,形式多样,学生印象深刻。
2.试卷评析到位,有针对性。能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,能找到学生出错的不同类型,能找到出错的学生,能找到最佳解题方案。
3.变式练习得到重视,变式训练针对性强。
4.学生试卷上存在的“原生态”资源得到充分重视、应用。
5.能够体现学科特点,注重基础,注重易错、易混点辨析,注重解题思路的拓展。
6.讨论环节问题较多,如有“强凑”的嫌疑。讨论的主题应明确,讨论的次数不宜过多。
7.学生的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没得到重视。独学、对学形式应得到重视。
8、教师讲得普遍较多,学生参与课堂偏少
9.课堂大多较紧张,少留给学生整理、反思的时间。
反思:常态讲评课中应做到:1、数据统计精力上受到限制,不可能很充分,但应十分注重试卷课前的分析。2、学生试卷中的原生态的资源一定要充分重视,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提高效率。3、应重视多媒体的应用。